為何不在同一家醫院進行捐髓者抽髓和病患移植手術?

1.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之初,捐贈者之健康檢查、抽髓及病患骨髓移植手術均於同一家醫院進行,但採用此種方式的結果,發現經常有醫院未能配合和尊重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及捐贈者意願等等違規事例。 它不但帶給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工作上許多困擾,也是國際上所不容許的。

2.捐贈者願不願意捐髓,純屬個人自由意願和無所求的愛心奉獻。 被配對到的捐髓者他 (或她) 不一定會同意捐髓,全世界的拒絕捐髓率平均為50%以上。

3.參考日本、美國經驗,捐贈者健康檢查及抽髓皆不允許在病患移植醫院進行,以確保捐贈者隱私權,及捐、受雙方的權益。 美國早期曾有醫院將捐贈者資料提供給病患家屬,因而為捐贈者招來『見死不救』罪名的重大精神壓力、和不堪來自病患家屬的威迫利誘等困境。

4.如捐贈者前往移植醫院進行健檢時,捐贈者所有資料會自動曝光,毫無隱私權可言。 移植醫院在未通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安排,就直接通知捐贈者到移植醫院抽髓。 事後,因為捐贈者身體不舒服,找上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才知道該院違反協定。 捐贈者是響應慈濟基金會推動骨髓捐贈善行,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也承諾為捐贈者投保醫療人壽保險,並負擔捐贈者與家屬的往返交通費用。 因為移植醫院未能遵照協定,事先通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進行妥善安排,致使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不但無法履行諾言,事前為捐贈者辦妥保險事宜、提供交通費用和及時的照顧與適切的關懷。 更何況我們和捐贈者也都無從得知移植醫院到底抽了多少量的骨髓?是否合理?是否必要?

5.資料曝光的捐贈者,經常在捐完髓後,又接到移植醫院通知,藉著捐贈者的悲憫心,要求捐贈者到移植醫院再次抽周邊血或白血球作二次捐贈,甚至於不只一次,實令捐贈者畏懼。 就此情況,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雖多次與移植醫院溝通,懇請尊重並依協定先通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連繫捐贈者,但還是不能獲得移植醫院的配合。

6.捐贈者至移植醫院抽髓後,向醫護人員表示身體不適或有發燒,經常有未獲醫療人員及時回應、適當處理與周全照料的情況發生。

7.因為捐髓者曾遭遇上述種種不當待遇及諸多不必要的困擾 (請點入所列舉的十四個實例),所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為了確實盡到保護捐贈者的權益及維護捐贈者隱私權,並遵守國際規定。 經重新慎重全盤考量後,終於作下了捐贈者與病患需分別在不同家醫院進行抽髓與骨髓移植手術的決定。 企盼能從此由不同醫院獨立自主全權負責捐贈者及病患應享的個人權益。 目前是採取尊重捐贈者個人意願,自由選定抽髓醫院。 以住在臺北市的捐髓者為例,受髓者 (病人)住在臺大醫院,則由捐贈者自己選擇榮總或新光等醫院進行抽髓,但捐髓者往往喜歡選擇到花蓮慈濟醫院來抽髓,感覺較為心安。 原則上我們都會儘量配合捐髓者的要求。